乐乐小说 - 历史小说 - 大国重坦在线阅读 - 第三千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

第三千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

        “国内目前投入使用的是amt变速箱,但是,这款变速箱不适合咱们军车使用。”王二柱继续说道:“所以,他们必须要拥有真正的at变速箱,至于发动机方面,使用的是潍柴发动机,动力在四百马力左右,他们的军车还使用特殊的独立悬挂,也拥有防抱死系统,甚至还是盘式制动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知己知彼,百战百胜,王二柱对于这些竞争对手的底细,早就打听得清清楚楚了,此时,听到了王二柱这样说,秦振华也点点头:“看来,他们也知道,必须要用高科技的配置了。这个潍柴发动机,还真是不错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当初,国内引进斯太尔技术的时候,斯太尔的615发动机,就交给了潍柴来生产,潍柴还真是给力,用数年的时间,吃透了这款发动机的技术,然后,不断地改进,斯太尔的615发动机,也就从此在国内发芽开花,茁壮成长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最初的斯太尔发动机,排量是97.升的,可以输出两百多马力的动力,在潍柴的手里,很快就扩缸到了11.6升,发动机的输出就达到了375马力,后期继续提升之后,达到了460马力,甚至还能继续提升到接近五百马力的水平。

        想想当初59坦克的500马力柴油机,再想想现在的商用车居然也达到了这种动力,就不由得让人感慨,发动机的进步实在是太迅速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那是当然的,就连咱们自己生产的商用车,也有不少装配潍柴发动机的,客户都认可这款发动机,那咱们也就装配,虽然国内也引进了不少的国外合资发动机,但是,潍柴发动机的口碑,一直都是不错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潍柴算是自力更生,不断发展的典型,当重型车辆制造分家之后,潍柴专营发动机,给各个工厂配套,同时,各个工厂也不满足于发动机方面受制于人,所以,也会自己找国外厂商合资,甚至就连奔驰都把发动机和国内的重卡厂搞起来了合资发动机,什么康明斯,道依茨,更是在国内遍地开花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,潍柴依靠着良好的口碑,依旧占据着国内卡车发动机第一的角色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现在,他们的排量11.6升的发动机,还在进一步发展,扩缸之后,到了13.54升,动力也能超过五百马力,甚至达到六百马力,这也是咱们国内第一款超过五百马力的商用车发动机。”王二柱继续说道:“如果没有猜错的话,老区厂使用的应该是这款11.6升排量的发动机,毕竟这款发动机是成熟的,不过,他们如果想要用动力来碾压我们的话,或许会把那款13.54升排量的发动机装上,让动力超过五百马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在没有正式参加竞标之前,各个工厂的车子,都是保密的,王二柱能够推测大致的情况,却不可能精确到具体的型号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卡车的动力,也不是越大越好。”秦振华说道:“毕竟,军队就算是不讲究经济性,也会看重实际需求的,他们的动力系统或许会有多个版本,如果要上高原的话,肯定还是动力大一点比较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王二柱点点头,高原需求,在军队之中也是非常的重要的,他们的这款车子,其实也考虑到了高原的需求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们的动力,也能随时提升,而且,不用做任何的改变,只要调节一下ecu就可以了。”王二柱说道:“他们如果真的比动力,咱们也不怕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,车子动力的调教,也是越来越方便,只要用电脑连接到数据线,然后调整一下车子的ecu,就能提升动力。

        在社会上,也有一些人喜欢刷车,就是想要靠这种方式来提升动力,不过,民用车可不是随便提的,毕竟,车子多喷油,就能多输出动力,但是同时,也会给发动机的内部结构带来危害,缸筒活塞连杆可能都无法承受住,贸然提升动力,可能就会导致爆缸。

        王二柱可以轻松地提升动力,就是因为他们的这款发动机,拥有足够大的强度,随时都能提升动力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是啊,动力的提升没问题,关键是传动系统也得匹配好,他们如果使用大马力发动机的话,对他们的传动系统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”

        amt变速箱,就是在传统的变速箱的基础上,增加一套自动控制元件做成的,这种变速箱成本很低,耐用性也还行,所以,在中型卡车上可以使用,但是,重型车辆,就得使用液力变矩器了,他们自己的这款车,拥有巨大的液力变矩器的散热器,就是为了提高变速箱的耐用度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传动系统的匹配是没有问题的,但是,其他的工厂,就不一定能搞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王二柱和秦振华在仔细地谈着接下来的竞标方案,与此同时,其他的工厂也都在忙碌着。

        老区厂的厂房里,一辆重型军用卡车,已经组装完毕了,从外形上看,它和美国的977卡车,没有太大的区别,几乎就是一个模子拓出来的。其实,他们就是照搬过来的,反正时间紧张,他们也没有去研制全新的驾驶室,直接把国外先进的卡车结构拿过来就行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,他们的车子内部结构,都是自己搞的,毕竟,他们不能采购进口的部件,军队是不会接受的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终于算是造出来了,能赶上咱们的竞标了。”负责的工程师袁明说道:“咱们在这方面,绝对不能输,当年国内第一辆重型军用车辆,是咱们制造出来的,咱们是第一!”

        当年,国内缺乏专门的火炮牵引车,他们老区厂投入了全部的精力,很快就研发出来了延安-250,解决了国内有炮无车的状况,之后,他们的车子,就是重型车辆的第一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,眼看着军队新一代的重卡竞标要开始了,他们绝对不能落后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不过,咱们毕竟是晚了一步,听说,北奔厂已经把他们的原型车,完成了所有的测试项目,随时都具备服役状态了,咱们的车子,才刚刚造出来,还没测试呢。”旁边的一个人说道。